中欧班列助推吉林省经济新格局,打造国际物流新蓝图
中欧班列推动吉林省对欧贸易,前七个月承运货物4510标箱,占比67.79%,持续优化海铁联运。
中欧班列推动吉林省对欧贸易,前七个月承运货物4510标箱,占比67.79%,持续优化海铁联运。
近期,铁路货运在暑运期间加强了电煤与民生物资的运输保障。在提高运力的同时,铁路部门还应对强降雨影响,加强粮食与日常生活物资的运输效率。通过创新“铁水联运”及优化检修流程,铁路提升了货运效率,保障了供需稳定,为经济繁荣和民生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最近公布的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名单中,武汉脱颖而出,成为4个国家物流枢纽之一。这标志着我国物流枢纽的建设进入新阶段,共计151个国家物流枢纽分布更趋均衡,尤其是强枢纽城市的选择更加注重区位条件和空间布局,推动地方经济发展。举例南通市的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,对当地产业也带来了积极影响。
自贡市建成冷链物流基地,提升农产品流通能力,减少损耗,预计交易量超300万吨,收入220亿元。
常熟市将与京东物流合作,启动全球首个无人配送城,计划未来五年内引入10万台机器人,提升配送效率。首批无人配送车已投入运营,具备高效的配送能力。依托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,项目致力于优化城市物流,展示智能物流的前瞻性应用。
扬子江船业签订2艘24000TEU集装箱船合同,提升环保标准与品牌价值,展现行业领先地位。
拉各斯港口的严重拥堵导致4000多个集装箱货物逾期滞留,业内呼吁海关进行拍卖。高额清关费用和码头费迫使进口商弃货,形成恶性循环。政府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港口现状,以避免经济损失和商品腐烂。
亚马逊在欧洲正式推出空运业务,成为其在美国之外的首个空运项目。新空运中心位于德国莱比锡/哈雷机场,具备强大的运作能力和丰富的物流选项。此举旨在降低对快递公司的依赖,并通过自建航空网络不断扩大货运能力。亚马逊的空运飞行队现已达70架,标志着其在提升物流配送服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2023年8月1日,天津至内蒙古的首列集装箱铁路专列正式启航,标志着‘新港—苏集’班列的启动。这一新通道将减少汽车运输,提高铁路运输比例,预计可减少6.6万辆次车辆使用,且综合成本有望下降15%。
长三角铁路首次开行冷链运输班列,旨在提高生鲜物品运输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。首班列车自上海出发,前往成都,行驶最高时速120公里,全程约38小时,降低了约22小时的运输时间。同时,预计运输成本将下降约20%。此发展计划将涵盖多条线路,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网络。